1918-1939年,亞非國家為中國和印度

和朋友分享:

1918-1939 亞非國家 X意大利和印度
計劃 :
  1. 亞非國家發展的特點。
  2. 中國戰後形勢。
  3. 偉大的民族革命。
  4. 陳開世統治的興起。
  5. 1927-1937 年的內戰。
  6. 日本侵略。
  7.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印度的局勢。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亞洲和非洲主要由殖民地國家組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亞非國家發生了深刻變化。 殖民地國家的人民也加入了協約國武裝部隊的行列。 殖民地國家的先進階層期待著戰後的獨立。 然而,巴黎和會並沒有辜負這個希望。
儘管如此,與本世紀初相比,亞非國家的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 這一變化也與蘇維埃俄羅斯(後來的蘇聯)在世界政治版圖上的出現有關。
俄國發生的深刻的社會政治變革,對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民族解放的力量在殖民地不斷壯大。 自發的民族解放鬥爭變成了自覺的鬥爭。
在近東和中東國家,在中國和印度,民族解放鬥爭繼續蓬勃發展。 例如,1918-1923 - 土耳其爭取自由的鬥爭以勝利告終。 土耳其世俗共和國成立。
1919年,阿富汗人民反對英國殖民者的鬥爭以勝利告終。 阿富汗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1921年,蘇阿友好條約簽訂。
與此同時,蘇聯國家將改善與鄰國關係的問題視為“未來世界革命”的組成部分。
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中國還是一個落後的半殖民地國家,擁有 450 億人口。 那裡住著 XNUMX 多人。 它被劃分為大國的勢力範圍。 該國工業、運輸、銀行和外貿的主要部分掌握在外國公司手中。
這些因素使中國在對抗發達國家擴張的鬥爭中顯得力不從心。 1911-1913 年發生的革命無法解決主要問題之一——將中國統一為一個國家。
1918年,中國有兩大革命鬥爭力量。
其中一個是以民族解放鬥爭的偉大代表孫中山(1867-1925)為首的國民黨(中國國民黨),另一個是中國共產黨(CCP)。
1921年,孫中山當選為國家主席。 然而,列強並不承認這次選舉和孫中山政府。 孫中山推動“拯救中國”計劃。 如果沒有外國的幫助,這個項目是不可能完成的。 大國拒絕提供幫助。 根據華盛頓會議通過的“九國協議”,他們在中國確立了統治地位。
1923年,孫中山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知道,如果他這樣做,會更容易得到蘇俄的幫助。 1924年XNUMX月,國共兩黨組成全國革命統一戰線。
1925年春,學生在上海遊行。 然而,英國警方卻對這次示威開槍。 這一事件促使中國開始了強大的反對外國侵略者的運動。 這場運動以“五三十運動”之名載入中國歷史。
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該黨的領導權轉入蔣介石手中。 中國社會各階層都參加了革命。 1年1925月至1926月,蔣介石政府對位於該國北部廣東省的軍國主義政府發動了軍事行動。 中國的內戰就這樣開始了。 7年,1927個省份被佔領。 18年XNUMX月,英美派軍隊來華支援蔣介石。 XNUMX月XNUMX日,蔣介石政府在南京全面解決。
奪取中央政權後,革命的主要領導力量——國民黨和中共發生了分裂。 這是國共兩黨對中國革命任務的不同看法造成的。
中共要求繼續革命,建立在中國為數不多的無產階級霸權,加強土地革命,沒收地主財產,將所有銀行、礦山、鐵路和大企業收歸國有。
這兩種政治力量之間的衝突導致了一場持續了 20 年(直到 1949 年)的內戰,從而結束了統一的民族革命陣線。
國民黨試圖加強中央政府,引入國家干預經濟。 在經濟中創建了國有部門。 此外,還進行了多項社會改革,以實現內部政治穩定。 《勞動法》的積極精神有助於改善少數工人階級的狀況。 然而,土地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村里大地主的統治依然存在。
1928年恢復洋貨繳稅手續。 這也保護了國內市場。
國民黨“開始準備對中共開戰”,很快就開始了對其武裝的進攻。 1930-1934年有5次遊行。 美國 90 萬。 美元有所幫助。 使用了 300 架飛機。 這一時期,中共武裝力量為300萬人(中共武裝力量稱為紅軍)。 從1927年到1936年,中共為在中國建立蘇維埃式的工農革命專政而鬥爭,並在其占領的省份建立了這種政府形式。
1931年XNUMX月,日軍進攻西台。 這次襲擊阻止了陳凱詩統一中國的努力
放三個月內,日本在中國東北有一百萬。 千伏公里。 1932 年 1 月 1912 日占領該地區並在那裡建立國家,稱為滿洲戈。 它由滿清末代皇帝溥儀領導的傀儡政府統治(滿清統治於 30 年被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推翻)。 37萬。 人口、95% 的鐵礦石​​儲量、4% 的石油、XNUMX% 的貿易和堤防都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
1935年,陳凱詩向蘇聯政府求助抗日。
蘇聯國家表示願意提供幫助,但為此設定了停止內戰和不對中國共產黨進行懲罰性行動的條件。 1937年XNUMX月,國共兩黨簽訂停火協議。 這樣,在中國建立了一個單一的抗日民族陣線。
1937年夏至1945年秋的甲午戰爭打響了。
日本於 1941 年 9 月 XNUMX 日正式對中國宣戰,並一直保持其在中國的統治地位直至戰爭結束。
戰爭期間,英國政府承諾印度在戰後實行自治。 事實上,英國並不想割讓印度這個帝國最富有的地區。
1919年13月XNUMX日,在旁遮普省首府阿姆利則,英軍在一次公開抗議集會上開槍。
 1919 年英國決定統治印度。 據此,建立了兩室管理制度。 2%的代表由總督任命。 50% 的印度人獲得了投票權。
領導印度人民民族解放鬥爭的強大政治組織印度國大黨反對在斗爭中使用武力。 聖雄甘地(1915-1869),印度人民的偉大兒子,1948年起任印度共產黨全國委員會主席。 在他的領導下,基於和平、非暴力、不使用武力形式的鬥爭方式在 HMK 贏得了勝利。
在印度社會以農民為主體的情況下,甘地選擇的道路是唯一正確的道路。 1919-1922年是甘地先生非暴力不合作、公民抗命運動的第一階段。
919年秋,根據英國當局頒布的法律,HMK議會決定抵制選舉。 結果,選舉實際上失敗了。
抵制還意味著不購買英國商品,放棄英國人授予的榮譽頭銜和職位,不參加官方招待會,不在英國學校學習,拒絕英國法庭,不繳納州稅。
加爾各答黃麻工廠工人、孟買織工、馬德拉斯工人和詹謝普爾鐵路工人加入了 1919-1922 年的解放運動。 其中一些行動導致了勝利,儘管是一個小胜利。 孟買織工的工作日從 12 小時減少到 10 小時。 冶金師的工資增加了 15-20%。
1923-1928年,暫時壓制自由運動的英國人,稍稍改善了衰弱的局面。 在此期間,印度經濟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戰爭年代。 工廠數量增長1,5倍,達到7515家。 英國在印度的資本是1億。 英鎊到了。 1928 年,僅在印度,他就從灌溉設施中收集了 74 萬美元。 盧比的利潤。
自由運動發展壯大。 M. Nehru、J. Nehru 小組與西蒙委員會一起起草了印度憲法。 完全獨立的話被引入其中。 向英國人提出了一些激進的要求,但他們沒有遵守。 結果,爭取獨立的鬥爭愈演愈烈,在血腥衝突開始升級的情況下,甘地先生試圖將所有言論的流向轉向公民不服從。
英國實行了國家對鹽的壟斷。 結果,鹽價漲到印第安人買不起的地步。 印第安人注定要吃不加鹽的食物。 這相當於人口的身體退化。 甘地也開始和人們一起從海裡取鹽。 英國人想阻止這一運動。 與此相對,1930年,印度內戰的第二階段開始了。 作為回應,殖民政府監禁了 60 萬多人(包括 M. Gandhi 和他的親密戰友)。 他宣布 HMK 為非法。 但當這些都失敗後,1931 年 5 月 XNUMX 日,英國殖民政府被迫與 HMK 簽署協議。 據他說,英國當局承諾停止鎮壓並釋放政治犯。
  1. 甘地同意與倫敦官方展開圍繞“圓桌會議”的談判。 HMK 向倫敦專門討論印度問題的會議提交了一份題為“關於印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文件。 實際上,這份文件是未來獨立的印度共和國憲法的基礎。
該文件介紹了印度的民主自由; 承認種姓和宗教平等; 考慮到宗教因素,將印度重新劃分為行政部分; 引入最低工資; 限制為土地支付的租金; 提出了減稅等類似要求。 英國殖民主義者自然沒有接受這些要求。 結果,會議的工作失敗了
然而,英國被迫在印度引入新的選舉法。 在 1937 年舉行的選舉中,HMK 贏得了 11 個州中的 8 個,並在這些州組建了自己的政府。
在尤里什時代,印度人民的境況每況愈下。 大米價格上漲了 5 倍。 工作日延長至12小時。 2萬。 曾在印度陸軍和海軍服役。 印度 0,5 萬。 他餵英美士兵。
控制問題。
  1. 戰後中國受到了哪些國家的影響?
  2. 中國革命鬥爭的兩大政黨是什麼?
  3. 日本什麼時候侵略中國的?
  4. 內戰發生在哪幾年?
  5. 誰從 1915 年開始領導 HMK?
  6. 反對鹽稅的叛亂發生在什麼時候?
 
基本短語。
CCP - 中國共產黨 Chan Kaishi - 自 1925 年以來的國民黨領導人。
孫中山 - 1911-1913 年中國革命後的第一任總統。
國民黨——中國國民黨。
Ma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 (1869 – 1948) 屬於商人種姓。
  1. 全家在英國接受法學教育。
試題。
  1. 1925年孫中山去世後,誰領導了國民黨?
  2. A) 毛澤東。 B)背景教派。 S) 陳凱詩。
  3. 中國內戰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4. A) 1925 年。 B) 1926 年。 S) 1927 年。
  5. 1932年1月XNUMX日日本在中國建立什麼國家?
  6. A) 日本-中國國家。
  7. B) 滿州 - 圍棋
  8. C) 中華帝國。
  9. 英國什麼時候在印度徵收鹽稅?
  10. 一)1865年。 B) 1915 年。 S) 1930
記住這些名字:
馬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賈瓦哈拉爾·尼赫魯。
 
                 參考。
  1. 世界各國。 註釋詞典。 塔什幹 - 2006 年。
  2. G. 希達亞托夫。 世界史。 塔什幹 - 2005 年。
  3. M.拉法索夫。 烏斯馬諾夫。 世界史。 塔什幹 - 2006 年。

發表評論